很多朋友对霍光这个历史人物的印象比较笼统,也有点模糊,甚至还有点曲解。因为大家一提起他,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专权横行、以下犯上的事情,最著名的自然就是废黜昌邑王刘贺一事。
明朝时期,万历皇帝的母亲为了逼着小万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甚至把《霍光传》当“核武器”拿出来给小万历敲警钟。由此可见,霍光的风评怎么可能好到哪里去?
但如果我们真的具备恢弘的历史格局和严谨的生活逻辑,把霍光的人生重新仔细地梳理一遍,我们终归会发现,霍光其实是一个难得的忠臣,并且还是一个能臣。权臣不过是他脱不掉的外衣,奸臣则是世人对他的误解。
大家不要急着反驳,不要觉得“专权横行、以下犯上”就一定就是奸臣,历史不应该这么简单地脸谱化!随着对霍光的人格和性情的剖析,大家会对一些我们关于某些品质的传统印象有一些新的认知的。
汉武帝为什么要托孤给霍光?
无可否认,汉武帝一辈子凭借着举世无双的霸气和雄才伟略的格局建立旷古绝伦的武功。但是,他长达几十年的高负荷运转着国家战争机器,对西汉王朝整个民生、经济的生态体系的破坏也是几乎达到了毁灭性这个级别。
聚沙成塔,有些伤害性的因素只有在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才会显现出它的破坏性。
比如汉武帝长期对匈奴用兵。战争本来就是国力、财力、物力、人力的综合巨额消耗体,虽然能够宣扬国威、弘扬民族自豪感,但是必须要快刀斩乱麻,时间一长,国计民生是受不了的。古往今来,凡是旷日持久的战争,参战各方没有一方会是真正的赢家。汉武帝打匈奴打了几十年,虽然把匈奴赶到了漠北之地去了,但是也确实把大汉王朝打得快要支离破碎了。
比如汉武帝为了支撑国用的种种横征暴敛的政策。如果他只是偶尔地用这种残暴的手段去收敛民间财富,其实也并不是什么致命的暴政,因为老百姓会想方设法去恢复那些创伤。但是由于国家机器一直在超负荷运转,老百姓根本没有喘气的机会。税赋越来越重,经济越来越疲惫,严刑拷打越来越频繁,他们能怎么办?除了躲和逃,只能是反和闹了。
比如汉武帝为了增加国库收入而实施的卖官鬻爵。早在他爷爷汉文帝时期,我们就聊过这个话题,卖官鬻爵为什么在汉文帝时期没有什么伤害性呢?在汉武帝初期伤害性也不明显呢?因为那个时候,官僚系统还不饱满,也就是说官职上本来就有大量的需求缺口。但是,随着市场逐渐饱和,再提供这种不合理的竞争途径就会严重破坏整个国家的威信和稳定。恶性竞争背后一定会衍生出更多的恶性捞取利益的现象。花钱可以抵罪,是不是让那些贵族更加有恃无恐了,从而增加了平民的仇恨心理?花钱买官的人,是不是会想方设法把自己手里的权力变现,从而加重了平民的无妄之灾?
比如汉武帝的盐铁国营政策。如果是在一个规范、稳定的时期,把具有战略性价值的物资统一收归国家经营管理,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毕竟这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社会的稳定和老百姓的基本需求。但是,在当时那个大汉王朝极度饥渴的情况下,这种垄断管理模式就是一把大杀器,因为掐住了老百姓的命脉而随心所欲地薅老百姓的羊毛,实际上就是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地逼入了无路可走的绝境。
总的来说,从量变到质变,汉武帝的种种举措之所以备受争议,就是因为他没做到恰到好处,落入了过犹不及的窠臼。
到了汉武帝晚年,因穷兵黩武而引起的种种并发症越来越严重:消耗过度而引起的国力衰退;敛财过度而引起的经济疲软;税负过重而引起的人口隐匿;人口隐匿而引起的豪强坐大;高压管理而引起的酷吏横行;天灾人祸而引起的民乱四起……
所以,晚年汉武帝颁布了著名的《轮台罪己诏》,那其实也是不得已的选择,因为大汉已经在崩溃的边沿了,再不给黎民百姓一个情绪出口,那么整个民情就要彻底爆炸了。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汉武帝晚年想要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他为什么还要在去世前几年狠心地逼死自己培养了38年的仁君之选太子刘据呢?让刘据来接手大汉王朝,不就顺理成章地带着大汉王朝转舵了吗?
这里,其实说多没有什么意思,主要还是汉武帝的私心决定了,因为当时在种种剧烈矛盾的刺激下,宽厚仁慈的太子刘据在政治上的呼声隐约有超越他的趋势,他怕自己会身不由己地倒在自己的儿子手里,所以他必须亲手了结这个爱子。
在逼死刘据之后,其实那几年是汉武帝整个一生中最为煎熬的几年。因为他知道太子刘据的思路和方式是对的;他也知道大汉王朝要想慢慢恢复元气,今后还是要走太子刘据曾经主张的那条路;他还知道他自己已经时日不多了,他必须要尽快找到一个合适的接班人,否则他将成为他们老刘家的不肖子孙,也会成为大汉王朝的千古罪人。
其实汉武帝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采取的正是最常见的排除法。当时,他还有四个儿子在世: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昌邑王刘髆和少子刘弗陵。刘旦是因为提前把自己的欲望暴露了,所以率先被淘汰;刘髆是因为他的背景不纯粹,他舅舅李广利曾串通丞相刘屈氂准备拥立他,所以也不合适;刘胥是因为性格作风问题被淘汰,这位勇猛的小王子和秦国的秦武王一样,做事喜欢简单粗暴,把大汉交到他手里,无疑会加速败亡。所以,最后只剩下尚未成年的刘弗陵了。
但是汉武帝心没有那么大,把江山托付给一个还没有成年的孩子,他能放心吗?所以他必须给孩子找个靠得住的帮手。
这个时候,一辈子谨小慎微的霍光就凸显出了他的优势,汉武帝通过几十年的考察,知道霍光是一个不会乱出牌的人,所以才会把“周公辅政图”给他。
这个行为背后的意思是什么呢?是我把什么都托付给你了,你得帮我的孩子稳住基本盘。所以,汉武帝托孤给霍光其实就是两个字“维稳”!
霍光是怎么维稳的呢?
汉武帝把千疮百孔的大汉王朝交给了“秘书”霍光,其实是因为他对这个“秘书”的精准识别之后的拜托和期待。一个还未成年的孩子、一个岌岌可危的摊子,这不是在给霍光施展最大的压力吗?是不是像极了刘备的白帝城托孤?
为了让自己的托孤能有最大程度上的把握性,一直热衷于专权的汉武帝几乎把毕生功力全部嫁接给了霍光,大司马、大将军、总领尚书事这些权力绝招一股脑都传给了霍光。这个场景,相信很多爱看武侠片的朋友会很熟悉,老掌门在危机关头必然会把毕生功力传给接班人的。
那么,霍光继承了汉武帝的全部功力,他就一定能够稳如磐石吗?不一定!因为老掌门去世了,少掌门还没有能力主事的情况下,很多人会对他这个护法不服的。
刘旦、上官桀、长公主、桑弘羊、丁外人等牛鬼蛇神不都先后跳出来和霍光掰手腕了吗?
霍光其实是要凭一己之力去匡扶摇摇欲坠的大汉王朝的!内忧外患都是他需要考虑的事情!
所以,有很多人说霍光专权,死死地拽着权柄不放手,说人家私心重、欲望强!那么,将心比心,如果换作其他人在霍光这个位置上,还能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吗?
到处是漏洞要补,如果霍光还不能抓住绝对权力,怎么弄?内部有人给你制造麻烦,你还怎么去维稳?
为什么说霍光这个人是极其聪明的呢?因为他在自己根基不深、形势很乱的情况下,极其正确地选择了“以静制动”。在没有制胜的把握时或者敌人太多的时候,后发制人是最科学的选择。咱们先不出招,就是毫无破绽地防守起来,再静静地观察,是谁会主动跳出来,然后逮到他们的破绽,逐个击破。
做大事必须的严谨,霍光就是这么步步为营的。上官桀等那帮“谁也不服,就服自己”的人也就是这么被搞定的。
在搞掉上官桀一党后,为了保证刘弗陵能和自己外孙女生下第一顺位的皇位继承人,霍光甚至以刘弗陵体弱为由,让御医开药方禁止他和其他嫔妃同房,甚至规定了宫中所有宫女必须穿有裆的裤子,防止刘弗陵临时起意乱开车。
这种事在一般人眼中看来极其霸道,但是作为一个身负帝国命运的护法,霍光是必须这么做的。如果刘弗陵真的搞出了与霍光没有直接联系的接班人,那么刘弗陵对于霍光来说也会逐渐失控的。
如果刘弗陵失控了,那么他和霍光之间的对立矛盾就不可避免地被推向前台,最后,势必是一个“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到东风”的两败局面。那么,本就十分脆弱的朝局和政局该何去何从呢?
极致的权力背后往往意味着极致的责任,后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丞相何尝不是一直像霍光一样在负重前行?
霍光能在汉武帝时代能踏踏实实地整整干了三十年的秘书一个错都不出,这样的人物本身就是值得人学习和尊敬的。当一个人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所有行为,这是个多么可怕的人物?
霍光是怎么做到这99%的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呢?无它,就是靠“周密”和“稳重”。他这样的人是绝不会去打任何一场没有绝对把握的仗的。要么不出手,要么就要稳胜!
退一步讲,如果这个事情我没有必胜的把握,我首先就要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看到没有,这才是一个真正能干大事的人必备的素质!
霍光为什么是忠臣?
汉武帝时期,霍光围绕着汉武帝的帝国梦,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地工作了三十几年,此时说他是忠臣应该是毫无争议的。
所以,如果大家对霍光的忠臣身份有所怀疑,自然是集中在汉武帝去世之后了。因为汉武帝去世之后,霍光既独断专行,又破坏规矩行废立之事,这样专权的行为又怎么可能是忠臣所为呢?
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忠诚?
一说到“忠诚”这个话题,先介绍一句老话,这句老话就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汉武帝把大汉帝国和少子刘弗陵交给了霍光,霍光是不是要对大汉王朝和刘弗陵的命运负责?那么,在刘弗陵还没有能力主持大局的情况下,霍光应不应该当仁不让地抗下所有?
所以,世人只看到了霍光争权夺利的行为,而忽视其内心坚持的内涵。
霍光对于大汉帝国来说,其实就是力挽狂澜的不二人选,甚至连一丁点退路都没有。谁都知道好好先生好做,但是如果霍光那么做了,那他就对不起汉武帝对他寄予的厚望,那他就是真正的不忠。
汉武帝和秦始皇、隋炀帝一样,都是找起刺激来,不嫌事大的主,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一个像霍光这样强硬的护法帮助大汉王朝平息内息,大汉王朝极大概率就和前朝秦朝、后世隋朝一样走火入魔了。
霍光作为汉武帝选择的善后人选,其实很好地完成了任务,甚至超额完成了任务。没有他,媲美“文景之治”的“昭宣之治”基本上是不会出现的。
一个把自己职守完成得这么好的人,大家能说他不是忠臣?忠于自己的职守,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忠”!
所以,我们要真正读懂霍光的忠臣属性,一定要学会去读懂一个人的初心和使命。
另外,我们也要客观地承认,霍光在辅政后,其实并没有彻底放飞自我,也并没有迷失方向,而是始终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地履行着汉武帝交给自己的使命。
第一、霍光在辅政之后,能够坚持按照汉武帝晚年在《轮台罪己诏》中所反思、所期待的思路去做,这就是难能可贵的忠诚。
啥意思呢?一个人在掌握绝对权力之后,还能克制地不随意去弄点自己的想法,这是多么可贵的?
举个例子来说明吧!一个人在贫困潦倒或者堪堪度日的时候,他能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这并不罕见或者让人敬佩。但是一个人在飞黄腾达之后,还能坚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就相当值得大家敬佩了。这才是真正的不忘初心。
第二、霍光虽然用一种极其霸道的方式,但终归是完成汉武帝交给他的任务。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忠诚吗?
汉武帝交给他的任务就是,要尽可能在维护政局稳定的情况下,让饱经战乱的大汉百姓逐渐去恢复元气。
霍光为了补上前老板挖下的坑,改变了汉武帝时期横征暴敛、赋税无度的政策,减免赋税,休养生息,还时不时地把一些原本被国家控制的利益出让给老百姓。
不要觉得霍光这种操作平淡无奇,不就是“黄老之治”吗?不就是从汉武帝时期倒退到文景两朝的政策吗?理是这个理,但是有时候走回头路不是那么容易的。
以出让国有利益为例,这真的就是云淡风轻的一句话的事吗?出让国有利益实际上就是在伤害官僚阶级和贵族阶级的利益,这和历史上各种改革的逻辑是一样的。要让他们出血,你不得担心他们反咬一口?而霍光能够波澜不惊地完成让利于民,是相当有水准的,其分寸和火候是拿捏得相当到位的。
另外,霍光接手大汉的时候,帝国的财政三分之二都是依托于国有经济。而且常年不断的战争也早已掏空了大汉的国库,也就是说霍光本来也缺钱。在自己缺钱的情况下,还愿意把自己最为依赖的财源让给老百姓,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情怀呀!
第三、别看霍光一天就是在老谋深算地搞权谋,但是人家遇到危害大汉王朝稳定的事情,从来都是当机立断地去处理掉。
面对濒临暴动的天下百姓,他及时地安抚了下来;面对已经爆发出来的暴乱,他采用了剿抚并用的手段逐渐平息了。
对于在汉武帝晚期开始呈现尾大不掉趋势的地方豪族,霍光也是在想尽办法遏制他们的膨胀。比如豪族的诞生主要是因为他们吃了人口红利,利用民不聊生的恶劣环境,把流离失所的流民据为私有财产。霍光大搞民生工程,其实就是在对地方豪族釜底抽薪。
第四、这一点其实第一点比较类似,也就是说,霍光明明有可以不讲武德的机会和条件,但他终究还是忠于自己的职责和角色,没有捅破最后那块遮羞布,说明他是有底线、有坚守的。
很简单一个道理,霍光既然能废黜昌邑王刘贺,难道就不能废黜来自民间的刘病已吗?他既然只手遮天,如果他真的不讲武德,他就没有能力自己取而代之吗?后世的王莽条件和机会还没有他这么成熟,不也迈出了这一步吗?
而且,可以说,凭借霍光的能力和觉悟,他在临终前百分百已经感觉到了刘病已迟早会对他们霍家动手的。但即便是这样,他也只是动用自己的权力帮自己的子侄增加点护身符。如果碰到是其他暴徒,死道友别死贫道,绝对会为绝后患而不讲武德地把刘病已带走的。即便这么做会遭受千古骂名,但自己的死后名重要,还是自己整个家族的命运重要呢?
世人皆因霍光一废一立而质疑其对大汉王朝的忠诚度,其实恰恰是这一废一立最能体现霍光的忠心。刘贺确实太不上道了,把大汉交给那样的人手里,对于大汉王朝和黎民百姓来说,都将是祸非福,为了忠于自己的使命,刘贺必须废黜。而刘病已即便有可能伤害自己的家人,但是这孩子确实能把大汉王朝进一步带上正轨,所以他绝不会因为私心去废黜他。
讲了这么多,大家或许渐渐明白了霍光为什么是忠臣了!第一,人家自始至终地心无旁骛地给先帝爷擦屁股;第二,人家凭借一己之力开创了和“文景之治”齐名的“昭宣之治”,帮助快要停盘的大汉帝国恢复行情;第三,人家虽然发号施令,但是一直没有真正让自己当老板,并且他扶持的小老板得到了很好的成长,有能力继承祖业。
最后,如果大家还没有读懂霍光的忠臣属性。我们就把他的历任老板对他的态度再梳理一下吧。汉武帝选他托孤,这是不是信任?刘弗陵在他遭受上官桀等人的攻击时,毫不犹豫地选择支持他,除了忌惮之外配资导航,有没有信任?刘贺就不提,这位同志智商不在线;汉宣帝在霍光去世时,按皇帝的规制给他下葬,后来,即便霍氏家族造反,依然把霍光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榜首,这是不是肯定?这么多明君的信任与肯定,难道我们还有理由怀疑霍光是一个忠臣吗?除非我们比这些当事人更有发言权。
汉武帝刘弗陵大汉刘据霍光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